




標題 | 〈中部〉外勞溝通困境 , 勞工局推字卡 2016-02-26 |
內容 | |
外勞至台灣工作,尤其是家庭看護工,常因語言不通造成誤會,勞工局為讓外勞與雇主有良好溝通,特印製有關生活方面的四國文字字卡,若外勞聽不懂,雇主或被照顧者就可拿出字卡,表達希望外勞協助的工作。 很多屬於家庭看護工的外勞,在受訓時可能只訓練講中文,但很多被照顧的阿公阿嬤則是講台語,因為外勞聽不懂台語,無法執行被照顧者提出希望獲得協助的要求,雙方便因此產生誤會,讓被照顧者以為外勞不認真工作。 勞工局表示,並非外勞看護工不認真,實在是因為語言隔閡,為避免誤會,因此特設計出十個跟生活有關的字卡,並印成英文、越南文、印尼文及泰文,除讓外勞可學習,也讓被照顧者若有需求時,可用字卡代替語言。 勞工局表示,印製四國文字的字卡是創全國之先,選擇了十個最常用且最基本的生活字卡,如打掃、散步、上廁所、吃飯、煮菜、喝水、換衣服、關燈等,還有小聲、睡覺等,這雖然是很平常的話,但對外勞而言,卻可能會因聽不懂,而遭到雇主誤會、甚至責罵,尤其是剛到台灣工作的外勞,可能連中文都聽不懂的狀況下,就需要字卡協助。 勞工局表示,有需要的雇主與外勞朋友可以向勞工局外勞事務科索取 。 發布單位 : 自由時報 記者蘇金鳳/台中報導 發布日期 : 105-02-24
|
|
<<<下一則>>>
|
![]() ![]() ![]() |
||||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|||||
|